為了進一步提升紡織行業勞動者操作技能,增強其素養,提高勞動生產效率,為產業結構調整夯實有力的人才基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自2003年以來,已舉辦了超過10次的全國行業性的職業技能競賽,涉及細紗工、織布工、服裝製作工、紡織設備保全工、染化料配製工、繅絲工、緯編工等多個職業(工種)。通過比賽,發現了一批技能人才,他們成為了“全國紡織行業技術能手”。
今年,中紡聯舉辦的是全國紡織行業“潤源杯”經編工職業技能競賽。日前,該比賽決賽已經在常州落下帷幕,一名由廣東德潤紡織有限公司的女工歐曉滿獲得,同時將按程序向全國總工會申報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建設紡織強國需要熟練的技術工人
在建設紡織強國的道路上,中國紡織工業要將重點放在科學技術、自主品牌創建、可持續發展、創新人才等這四大領域。顯而易見,人才隊伍的構建對於中國建設紡織強國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中國夢”體現在紡織行業就是實現中國的紡織“強國夢”,這必然要求人才隊伍裏不能缺少操作工。紡織行業廣大的一線操作工的操作水平、對工作的敬業程度、對技術的追求和學習是紡織行業發展的一個關鍵所在。
據了解,紡織行業現有職工2000多萬人,規模以上企業職工1160多萬人,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的9.8%。雖然說跟以前相比,專業技術人員數量大幅增加,但其占比還是相對偏低,這意味著紡織行業人才隊伍的構建會將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高技能人才的培育工作顯得更加突出和緊迫。
此次“潤源杯”經編工職業技能競賽就是為了提高經編工操作的理論水平和熟練程度,提高全能型熟練操作工的比重,以促進經編行業人才整體素質水平的提高。
經編工業是紡織工業的重要分支,其產品範圍廣泛,涉及服裝、裝飾以及產業用等領域。自2000年開始,我國經編工業以每年高於25%的速度迅速發展,對化纖行業拉動效應也較為明顯,該產業被視為21世紀具有發展潛力的行業之一。經編產業主要集中在東部以及東南沿海,形成了以廣東潮汕、福建長樂、浙江海寧、江蘇常州等為代表的產業鏈配套較為完善的產業集群。在常州,就有著像潤源這樣經編機械企業,該公司曾獲得“紡織之光”2012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12年,在世界經濟疲軟的環境下,我國經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657.42億元,占針織全行業的22.08%,同比增長4.35%,其中花邊織物出口同比提升23.19%,保持了快速發展的勢頭。因此,提高經編產業工人的技能操作水平,對於提升紡織行業工人整體操作能力,意義重大。而這個行業,如今對一線技術工人的需求也很大。